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Nano Lett. | 角分辨瞬态光谱学揭示等离激元晶格中激子极化激元动力学

Nano Lett. | 角分辨瞬态光谱学揭示等离激元晶格中激子极化激元动力学

英文原题:Ultrafast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ong Coupling System between Square Ag Nanohole Array and Monolayer WS2

1.png

通讯作者:王文鑫,哈尔滨工程大学

作者:Jinyu Yang (杨瑾宇), Leyi Zhao (赵乐一), Zixuan Song (宋子璇), Jiamin Xiao (肖佳敏), Lingyao Li (李玲瑶), Guangjun Zhang (张光军), Wenxin Wang* (王文鑫)


背景介绍


光与物质的强耦合因其在光学器件、量子信息处理以及新物理现象探索中的广泛应用潜力而备受关注。单层WS2作为一种典型的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凭借其直接带隙和高激子结合能,成为研究强耦合效应的优选材料。与此同时,等离激元晶格微腔因其亚波长尺度下卓越的电磁场局域能力而受到青睐。将单层WS2与银纳米孔阵列相结合,可实现耦合Bloch波函数表面等离激元(Bloch-SPPs)与激子的强耦合。鉴于制备高质量样品结构,并借助角分辨超快光谱技术及CQED模型,可以深入探究其强耦合特性及激子-等离激元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这一研究不仅揭示了强耦合系统的基本物理机制,还为低阈值激光器和量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文章亮点


传统的微纳加工技术,如聚焦离子束(FIB)和电子束光刻(EBL),凭借其在纳米尺度上的高精度加工能力,在小面积样品制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这些技术在面对大面积微纳结构制备时,因成本高昂和加工效率低下而受到显著限制。相比之下,阳极氧化铝模板法(AAO)以其低成本、高效率以及易于实现大面积制备的独特优势,为等离激元晶格的大规模制造开辟了全新路径。通过与二维材料连续薄膜的无缝集成,该方法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强耦合系统实验平台,为探索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前沿物理机制提供了坚实基础。如图1所示。

2.png

图1. 银孔阵列复合单层WS2形貌及光学表征


为深入研究该系统的强耦合特性,研究团队采用角分辨瞬态吸收光谱技术对系统进行了精细表征。实验结果显示,光谱中出现了显著的反交叉线性特征,这一现象被认为是强耦合效应的标志性证据。通过定量分析,测得系统的拉比劈裂能量高达74 meV,充分验证了强耦合的形成。进一步的动力学分析揭示,高能支(UP)与低能支(LP)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时间演化特性,其中LP表现出超快响应行为,揭示了该系统中杂化态的超快动力学过程。如图2所示。

3.png

图2. 强耦合系统瞬态表征


为阐明强耦合背后的物理机制,研究引入腔量子电动力学(CQED)理论框架,构建了全量子模型。通过精确求解系统哈密顿量,计算得到了发射光谱及Hopfield系数,定量解析了Bloch-SPP模式与WS2激子在UP和LP中的相对贡献。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验观测到的反交叉特性高度一致,不仅进一步证实了强耦合现象的存在,还揭示了光子-激子相互作用在该系统中的深层物理本质。如图3所示。

4.png

图3. 全量子模型计算结果


总结/展望


综合而言,本研究通过阳极氧化铝模板法(AAO)制备大面积等离激元微腔,并与单层WS2连续薄膜复合,成功构建了大面积强耦合系统,为探索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高效平台。利用角分辨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团队观测到Bloch表面等离激元(Bloch-SPP)与WS2激子间的强耦合,拉比劈裂能量达74 meV,表明光子与激子形成了显著的混合态。低能支(LP)的超快响应进一步揭示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为理解强耦合行为提供了实验依据。基于腔量子电动力学(CQED)的全量子模型分析,不仅验证了实验结果,还深入阐释了耦合系统的量子动力学机理。这一成果为强耦合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设计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为室温下Bose-Einstein凝聚等前沿物理现象的探索奠定了基础。未来,该平台有望推动新型光学器件和量子技术的开发,在基础研究与应用领域展现广阔前景。


相关论文发表在期刊Nano Letters上,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杨瑾宇为文章第一作者,王文鑫教授为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信息:

王文鑫 教授


王文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博士毕业于德国TU Ilmenau,同年组建哈尔滨工程大学光子材料团队(Photonic Materials Group,PMG),任负责人,从事基于表面晶格共振的纳米激光、强耦合及PCSEL相关研究;带领团队成立至今发表SCI论文30篇,如ACS NANO,Adv. Funct. Mater. Nano Lett,Laser Photonics Rev,Small,Opto-Electronic Science等,H-index 30,citation>3000。2018年Rising stars of Light (光学未来之星)、2018 DPG 德意志物理年会Post Deadline Talk(最新研究进展报告),2023 VinFuture Prize提名专家。组织UNESCO国际光日学术活动Lighting the Blue (点亮海蓝)。现担任美国光学会\国际光学工程学会(Optica\SPIE)哈工程学生分会指导教师、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https://orcid.org/0000-0001-8191-3976 


5.png


扫描二维码阅读英文原文,或点此查看原文

6.png

Nano Letters. 2025, 25, 9, 3391–3397

Publication Date: Feb 18, 2025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lett.4c05053 

Copyright © 2025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7.png
8.jpg

Editor-in-Chief

Teri W. Odom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Nano Letters 旨在快速发布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基础研究、应用和新型研究成果。符合Nano Letters收录范围的文章应至少有两个不同领域或学科的融合。

2-Year Impact Factor

CiteScore

Time to First Peer Review Decision

9.6

16.8

29.1

9.png
10.jpg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相关文章
锁定材料科学TOP学者科研动态
阿拉丁
新晋跃升至JCR1区医学期刊
知识随行,畅享夏日户外
影响因子更新医学药学期刊合辑
人文艺术优质期刊
专家预审服务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食品科学与技术营养学
AMI旗下期刊编辑招募
molecular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2025生物学大类一区
胃肠病学期刊
心理学JCR Q1期刊
EMBO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2025医学大类一区
SCI期刊合辑
618助力阅读
EMBO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2025生物学大类-区
加速出版服务0522
科学润色服务0522
药学临床医疗政策
经济金融Q2好刊
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
综合医学期刊
生物医药期刊
文章Top榜单
免疫学SCI期刊
OXFORD特刊征稿进行中
教育领域多学科期刊
化学材料科学SCI期刊
临床期刊 100+
世界读书日助力阅读
老年学Q1区期刊征稿进行中
FEMS Journals历年主题
分享您的投稿习惯
经济学SSCI期刊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美国
有机所
中科院
佐治亚
清华大学
中科院
中山大学
美国
中科院
清华大学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